1、选择题 蛋白质在人体内分解形成尿素,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属于
A.同化作用
B.物质代谢
C.异化作用
D.能量代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的“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先排除B、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2 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右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卡尔文循环生成的三碳糖磷酸大多数离开卡尔文循? 环,少数参与RuBP的再生
B.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
C.25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大于其细胞呼吸速率
D.从开始到第10min期间,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总量A植物大于B植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卡尔文循环生成的两个三碳糖磷酸中只有其中的一个碳进入有机物中,其余的重新参与RuBP的再生,A错;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A、B两植物曲线相交,表明密闭小室中被植物吸收的CO2相等。光合作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植物吸收CO2的量,是AB植物曲线的斜率,B大于A,由于A、B的呼吸速率相等,所以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B正确;25min以后,CO2浓度不变,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等于其细胞呼吸速率,C错;从开始到第10min期间,由于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总量B植物大于A植物,D错。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出现发生在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
D.分裂后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出现发生在前期,B正确。间期没有纺锤体的形成,A错误,中期,后期染色体已经形成了,CD错误,本题选B。
考点:有丝分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
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
C.Ⅱ段可观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
D.向培养液中加入只抑制S期的某药物,预计6h后,所有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次分裂结束时为止,所以图中的细胞周期应是从0到20小时;染色体数在分裂后期着丝点的断裂而增加,应发生在Ⅱ中;Ⅱ段为有丝分裂的前、中、后使其,可以看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细胞周期中,整个分裂期的时间长达12个小时,所以加入药物后,即使再过6h,仍然有细胞处在分裂期当中。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
点评: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发生在两个时期,间期和末期,通过这点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同学得到叶绿体色素溶液后,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色素随层析液扩散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则1234四条色素带依次表示

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D.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不只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且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将色素提取液滴在滤纸的中央,根据它们的扩散速度不同,依次最快的1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较快的是2黄色的叶黄色,较慢的是3蓝绿色的叶绿素a,最慢的是4黄绿色的叶绿素b。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