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稻田中养鱼腥藻(蓝藻)的好处是
(1)固定大气中的风;(2)从太阳光获得能量;(3)与水稻根共生。
A.只是(1)
B.只是(2)
C.只是(3)
D.(1)和(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蓝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固氮作用,但不能根瘤菌那样与水稻根共生。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植物A与植物B有性杂交不亲和,但科学家设法获得了两者的杂种植株。科学家可能使用的方法是
A.将A嫁接到B上,或将B嫁接到A上
B.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工程技术手段,培养成一个杂种植株
C.将A的花粉授给B,在将所得种子培养成植株
D.将A和B的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让两种单倍体植株相互授粉,将获得的种子培养成植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植物A与植物B有性杂交不亲和,利用传统的杂交育种不能获得杂种植株,需要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即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养成杂种植株。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分子可以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大肠杆菌的染色体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
C.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D.抑制线粒体活性的物质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TP分子只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错;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B错;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核糖体无膜,C错;抑制线粒体活性的物质会阻碍ATP的形成,而根细胞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记忆、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质量分数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设计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得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A.从催化条件看,酶需要一定温度
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活
C.从催化底物看,酶有专一性
D.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加热后的鲜肝不起催化作用,说明酶的催化需要一定的温度,故A正确;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酶失活,故B正确;从表格中看不出酶的专一性,故C错误;与铁离子相比,酶具有高效性,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活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侧甲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乙图表示一定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关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一定剂量射线处理,基因突变较易在b时期产生
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a时期
C.在c点所对应的温度会使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
D.d点表示高温条件,是酶的最适温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为分裂间期,b为分裂期;基因突变较易在分裂间期;分裂间期时间更长,所以细胞数目更多;c点对应的温度抑制酶活性,d点可能为最适温度对应最高活性。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和酶活性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