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n bsp;绿色开花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线粒体和核糖体
C.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D.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ATP的合成知识。ATP合成时的能量主要来自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其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其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属于细胞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都因为含有遗传物质RNA而是半自主细胞器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因为含有遗传物质DNA而是半自主细胞器,故A错误。氧气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ATP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而[H]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消耗;故B错误。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但不能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故C错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扩大膜面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垛叠来扩大膜面积,且两者都含有复杂的酶系统,这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科学家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测得一个细胞中放射性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CF不能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但可用它计算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
B.AB可表示DNA复制
C.在细胞质中不可能检测到放射性
D.着丝点分裂出现在BC和EF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旺盛,可不断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间期(图中AB段和DE段),DNA进行复制,需要含有32P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所以一个细胞中放射性含量升高;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细胞核中的DNA也平均分配给2个子细胞,所以一个细胞中放射性含量降低。结合曲线图可知AD段或DG段表示一个细胞周期,所以可用该曲线图计算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图中AB段和DE段表示间期,BC段和EF段表示细胞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CD段和FG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所以着丝点分裂出现在BC段和EF段。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所以也能检测到放射性。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一个细胞中放射性含量变化的曲线图,着重考查考生对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A.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29℃
B.光照时
C.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不相等
D.光照时
E.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F.光照时
G.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4m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错解分析】错选A的原因是,在分析表格时,看到29度的前后变化最大,所以就认为是最是温度是29℃。错选B的原因是只看到了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都是3mg,所以认为光合作用相同,产生的氧气量也相同。再就是很多同学在计算时,忽视了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容易错选成D。这也是出错的一个主要原因。
【正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黑暗处理后,质量的变化是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量。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一组的实际光合作用的量是2+2+3=7,二组的是3+3+3=9,三组的是4+4+3=11,四组的是1+1=2=4。再给出的实验数据中,29度时的光合作用最大,但并不能说明此时酶的活性最大,也有可能是29.1,29.3,28.7等。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个体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
原理
细胞融合方法
诱导手段
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所以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不相同,而且只有植物体细胞杂交能产生杂种植株。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