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的传导指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膜内电流方向是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故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A正确;
静息状态时电位是“外正内负”,不是零电位,B错误;
突触小体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
考点:兴奋传导和传递
点评:理解兴奋传导和传递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冬天雪后,若把雪团放在手里一会儿,会发现手比未放雪之前要热乎一点。关于此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握雪后,手部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体温调节中枢
B.整个过程是下丘脑的兴奋性增强,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
C.此过程中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D.此过程中,机体某些细胞耗氧增加,代谢增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类神经递质,其主要功能是把信息从神经细胞传递到肌肉细胞,一旦信号通过,立即发生乙酰胆碱→胆碱+乙酸,分解后的胆碱在Na-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关于该反应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以外排的形式进入组织液中
B.可以防止递质长时间起作用
C.胆碱被运入细胞可再次利用
D.胆碱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负责调节人体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
B.小脑
C.下丘脑
D.脑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考点:考查人脑功能的知识。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人脑各结构功能。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以及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A.效应器、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感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效应器、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感受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感受器受到机械刺激后产生兴奋,即在兴奋部位发生膜电位变化,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到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传递的;从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化学信号)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后膜产生兴奋(电信号),最后递质在突触间隙中分解。故选B
考点:兴奋的传递
点评:学生需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体过程,信号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