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A.皮肤和黏膜
B.血液和消化液
C.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D.溶菌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方式
点评:基础题,需要学生熟悉人体抵抗外来干扰的三道防线。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
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现象
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M点,可以引起肌肉收缩,但该过程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所以不属于反射现象;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刺激N点产生兴奋,兴奋能向左传导到电流表的一侧,但不能传递到电流表的另一侧,这样电流表指针只能发生1次偏转。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在治愈后,夏季要比烧伤前怕热,这是因为皮肤烧伤时损伤了
A.大量神经末梢
B.皮下脂肪组织
C.大量汗腺
D.皮脂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皮肤结构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在治愈后,导致大量汗腺破坏,排汗散热能力减弱;所以夏季要比烧伤前怕热。因此皮肤烧伤时损伤了大量的汗腺。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构①和结构②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有相同也有不同
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c液减少
C.b回流受阻,能引起组织水肿
D.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对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的分析,结构①(毛细血管)和结构②(毛细淋巴管)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有相同(组织液)也有不同(①是血浆,②是淋巴),A正确;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血浆蛋白减少,使c液增加,B错;b(淋巴)回流受阻,从组织液中吸收的水分变少,能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二氧化碳是组织细胞产生的,所以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③(组织细胞),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的白洛嘉区受损将出现表达性失语症
B.大脑皮层的韦尼克区受损的病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
C.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面积大小无关,和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D.某人大脑的左半脑中央前回的顶部内侧受伤后,可能其右脚趾的运动受到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面积大小无关,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即运动越精细复杂的器官,其皮层代表区的面积越大。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