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则同化量各占一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
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
D.如果螳螂减少,黄雀数量也将减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三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为
[? ]
A.8%
B.0.8%
C.0.15%
D.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乙→甲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_____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造成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水样中的Q2含量______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事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参考答案:(1)无机盐(答案合理即可)? 光? 氧
(2)乙? 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产生碳酸使PH下降? 大? 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使水中的含氧量上升。
(3)蓝藻? 浮游动物? 鱼(答案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某小组学生观察到某大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类等动物,决定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假如该大麦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完全终止了对大麦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占优势地位的生物将是_____________。
(2)该农田中,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请依据调查情况,在方框内表示该农田中可能形成的食物网。

(3)若某一种食草昆虫的食物中,大麦和狗尾草之比是4:1,则该昆虫增加1克体重,至少需要消耗大麦__________克。
(4)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和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二者的种子混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长得明显矮小。有关上述现象的产生,有同学设想是大麦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大麦与狗尾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一.材料用具:狗尾草幼苗、大麦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
二.方法步骤:
①.将大麦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同学们要得出“大麦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一实验现象的可能原因除了同学们的假设外,还可能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狗尾草
(2)生物群落? 
(3)4
(4)②.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③.A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B组用培养过大麦的等量完全培养液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A、B两组狗尾草的生长情况。 B组狗尾草生长状况不良 培养过大麦的完全培养液中缺乏狗尾草生长所必需的某些矿质元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