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植株。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种现象说明
A.物种是可变的
B.过度生殖,生存斗争
C.选择的不定向性
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生物的高繁殖率和低成活率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是因为在生存斗争中,绝大多数个体死亡,少量个体生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调查某校学生中某基因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6%、8%
B.92%、8%
C.78%、92%
D.8%、9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XB基因频率为(42.32%×2+7.36%+46%)/(42.32%×2+7.36%×2+0.32%×2+46%+4%)×100%=92%,Xb基因频率为1-92%=8%。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过转基因培育出的抗虫棉是新物种
B.诱变育种通过人工选择使优良性状的基因频率由小变大,使生物进化了
C.二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小麦是新物种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全部的原材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生殖隔离是物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A、B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考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与自然选择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右图中由于河道改变将种群隔离开来,使它们之间彼此不能往来接触,失去了交配的机会。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形成了两个新物种甲和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C.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A错误。由于彼此不能往来接触,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的差异,但不会完全不同,B错误。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的差异,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出现不同,C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