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至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cd段上升的原因是S型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能力
B.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菌的抗体
C.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
D.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因为R型细菌内DNA发生了重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结构或物质中不含有核糖的是
[? ]
A.HIV
B.噬菌体
C.ATP
D.叶绿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是核酸的主要载体
B.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C.细胞 质中的核酸都是遗传物质
D.遗传物质要么是DNA,要么是RNA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引起人或动物患肺炎或败血症,无荚膜的无毒性。如图表示1944年美国学者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导致小鼠死亡的有A、D两组
B.通过D、E两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D.B组经过煮沸后有荚膜的细菌失去毒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连线题 下面介绍的是DNA研究的科学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用含32P的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夜中含有0.8%的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_______;或者培养时间过长________________ 。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步:先将细菌培养在含35S的培养基上,使细菌标记35S。然后用噬菌体去侵染被35S标记的细菌
(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3)还没有侵染大肠杆菌仍存在于培养液中? 子代噬菌体已经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
(4)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