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883年德国生物学家C.Engelman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的水绵体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下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 ]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水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D.聚集的好氧细菌大量消耗光合作用产物——O2,使水绵的光合作用速度加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连线题 下图为某植物一昼夜中CO2的吸收和释放速率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昼是指横坐标O-O中的______段,其中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达最大值的时间是_______点。
(2)在ef段中CO2吸收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而cd段CO2吸收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一昼夜光合作用超过呼吸作用强度的时间段是______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若曲线“平行于X轴部分”在Y轴上对应值是1.6mg/h,曲线在“c点”时在Y轴上对应值是7.2mg/h,(假设昼夜温度相同)则“C时刻”该植物光合作用的葡萄糖生成速率是____mg/h。
参考答案:(1)a-g? ? f
(2)光照强度逐渐减弱? 气孔闭合
(3)b-f? 植物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
(4)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绿叶海蜗牛体内充满了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以绿藻为食的海蜗牛,可以将绿藻的叶绿体贮存到体内并加以利用,有“饱食一顿享受终生”之说。对此推理有误的一项是
[? ]
A.绿叶海蜗牛与绿藻为捕食关系
B.绿叶海蜗牛摄取绿藻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物种间基因的横向转移
C.绿叶海蜗牛可以利用光能作为从外界吸收无机盐的直接能源
D.绿叶海蜗牛的这种光合能力是不能遗传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叶绿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B.叶绿体被膜由双层膜组成
C.暗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D.类囊体膜上具有叶绿素和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连线题 下图1表示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和叶绿体中色素的总吸收光谱,图2、图3表示温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请分析回答。

(1)图1中,两曲线不吻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光的波长由450nm转换为550nm时,叶绿体中C3含量将_______。
(2)根据图2曲线分析,光照强度为c时,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3)综合图2、图3分析,当光照强度小于a时,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
(4)根据图2分析,在光照强度为b、温度为30℃情况下,为了降低有机物的消耗,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吸收光能的色素除了叶绿素a外,还有叶绿素b等其它色素? 增加
(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3)光照强度和CO2的浓度
(4)适当降低温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