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与下图表示的含义相符的是

A.将植物从暗处突然移至光下后短时间内叶绿体基粒片层薄膜上ADP(甲)与ATP(乙)的含量变化
B.农民在收获粮食作物后,需将种子晾晒后再入库储存,图示为种子细胞中结合水(甲)和自由水(乙)的变化
C.在试管中滴加2mLH2O2和2滴肝脏研磨液后,H2O2(甲)和O2(乙)的变化关系
D.甲、乙分别表示因CO2浓度骤然降低,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含量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将植物从暗处突然移至光下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立即增强,因此产生的ATP增多,而ADP就会减少,A错误;种子在晒干的过程中,丢失的是自由水,因此自由水的含量减少,此时结合水的相对含量就会增加,B正确;肝脏研磨液有过氧化氢酶,因此H2O2会加速分解而减少,而氧气量会不断增多,C错误;CO2浓度骤然降低,光合作用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固定受阻,因此植物体内C3含量将降低,C5含量将升高,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不同代谢过程中相关物质的量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识图能力和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温室栽培是现代农业技术的一个重要体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人为地改变作物的生长周期,以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B.适当地通风,不仅有利于CO2的供应,也有利于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要适时地擦去温室玻璃上的水珠,以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红色的玻璃盖顶较无色红色的玻璃盖顶更能提高作物的产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在同等的光照强度下,无色的玻璃盖顶的透光能力较红色的玻璃盖顶强。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A、图B所示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
B.图B膜上[H]主要来源于丙酮酸和H2O的分解,其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
C.图A上产生的O2能被图B所在的结构利用,需至少穿过6层生物膜
D.伴随图A和图B所示的反应,都能产生ATP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示可知,在A图中进行水的光解是在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图B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的原子氢来自于葡萄糖和水,反应速度受温度的影响,图A上产生的O2能被图B所在的结构利用,需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伴随图A和图B所示的反应,都能产生ATP,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动物体细胞基因型为AaXBXb,甲图为该生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乙图为该生物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④时期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现象
B.完整减数分裂周期可用①→②→③→④表示
C.图乙中细胞产生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与图乙中细胞同时形成的极体基因型可能是aXBXb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④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A正确;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不能进行分裂,因此没有细胞周期,故B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故C正确;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与卵细胞同时产生的极体,染色体组成相同,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钟罩内如图,甲、乙两盆分别罩绿色、红色透明膜,预计长势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丙>甲>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吸收绿光最少。甲装置中只有绿光,植物吸收最少,光合作用最弱;乙装置中只有红光,植物吸收较多,光合作用较强;丙装置具有各种波长的光,植物光合作用最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