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多种酶参与 ?②最适合pH是7?
③最适温度是40℃?④50℃时酶逐渐失活
⑤0℃时酶逐渐失活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上升,酵母菌产生气体的速率先上升,在40时达到最大,而后由于温度过高,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
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不能证明①有多种酶参与;②最适合pH是7;①②错误。?
在40℃是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最多,而且产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最适温度是40℃;在50℃时,温度太高,酶逐渐失活;0℃时气体产生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说明酶活性较低,但结构没有破坏;选C。
考点:温度影响酵母菌发酵。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假定将甲、乙两株植物的表皮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个细胞的变化是 ( )
A.甲、乙两个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个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甲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个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乙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个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两种溶液浓度均比细胞液浓度高,所以都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进入细胞,使得细胞液浓度增大,这样细胞又会吸水,所以乙细胞随后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从光照转入黑暗条件后,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上升
B.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某人车祸损伤了脑垂体后将影响他血糖平衡的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的ATP/ADP比值上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从光照转入黑暗条件后,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下降,A错误。下丘脑是血糖的调节中枢,C错误。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消耗能量,其细胞中的ATP/ADP转化迅速,ATP/ADP比值不变。D错误。
考点:生物体内的代谢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的知识点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已知某DNA分子片段所转录的信使RNA中腺嘌呤占17%,尿嘧啶占21%,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占
A.17%
B.19%
C.21%
D.38%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信使RNA中,A+U=38%,说明转录该信使RNA的DNA模板链中,A+T=38%,即在DNA分子中A+T=38%,且A=T,因此T=19%,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转录和DNA分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生物DNA的分子组成中,若腺嘌呤(A)占碱基的32%,那么鸟嘌呤(G)占
A.23%
B.32.%
C.18%
D.3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双链DNA分子中A的数目等于T,G的数目等于C,所以不互补的两个碱基之和等于所有碱基的一半,依题意即A+G=50%,所以G=18%。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