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A.协助扩散
B.自由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下列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染色体的是
A.蛙的红细胞
B.蓝藻细胞
C.硝化细菌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或减数分裂的细胞可以看到染色体,A选项无丝分裂,B、C选项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二分裂,细胞内无染色体。D是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细胞,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体含量相等
B.丁期的母细胞有4条染色体
C.甲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D.丙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过程特点:
1、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3、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形数清晰赤道齐)
4、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点裂数增向两级)
5、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A.乙期(前期)与丙期(末期)细胞内染色体都为4条;正确。
B.丁期(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8,则母细胞有4条染色体;正确。
C.甲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8条染色单体;正确。
D.甲(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错误。
考点:有丝分裂的特点。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细胞是活细胞
B.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D.细胞液和细胞外界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E. KNO3溶液低于细胞液浓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是:(1)活的成熟(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2)细胞液和细胞外界的溶液存在浓度差,且细胞外液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和细胞外界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KNO3溶液高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所以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人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食物获得:
A.嘌呤
B.嘧啶
C.果糖
D.芳香族氨基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嘌呤、嘧啶均可在人体内由氨基酸等物质合成,果糖也可由葡萄糖转变而来。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中,有两种(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是芳香族氨基酸,所以D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