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下丘脑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B.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一定是胰岛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①⑦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调节的枢纽,同时也是渗透压、体温等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但是受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A对;血糖含量降低时,机体通过调节胰岛和肾上腺,使血糖升高,所以图示内分泌 腺还可以是肾上腺,B错;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C对;如果是甲状腺,则⑥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其分泌的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④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等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人类糖类代谢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糖过多时可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
B.葡萄糖在细胞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C.血糖偏低时,肝糖原可直接分解成葡萄糖,释放人血液
D.血糖偏低时,肌糖原可直接分解成葡萄糖,释放人血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发现促胰液素的是
A.沃泰默
B.斯他林和贝利斯
C.巴甫洛夫
D.温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①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该图中1、2、3、4、5是五个不同阶段,其中1是极化状态,2是去极化过程,4是复极化过程。
?
②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
B.2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图表信息和文字相互转换的有关内容。由题意可知,②是血浆,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其中线粒体有两层生物膜,肝细胞有一层生物膜,穿过毛细血管上的细胞需要穿过两层生物膜,共计需要穿过5层生物膜,又因为一层生物膜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共计穿过10层磷脂分子。C正确。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贵州省新桥煤矿6月17日发生透水事故,有3人被困井下长达25天后奇迹生还,7月12日中午他们安全升井,生命体征平稳。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矿工被困期间,体内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葡萄糖氧化分解
B.在较长时间没有进食的情况下,体内葡萄糖的减少要靠肝糖原的分解来补充血糖,此时体内的胰岛素减少,而胰高血糖素增多
C.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导
D.矿工体内水分的调节应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是葡萄糖,脂肪是储能物质。肝糖原可维持血糖平衡,血糖稳定是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