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对图中甲~丁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曲线II和曲线I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慢,这是由于低温影响了酶的催化效率
B.乙图中,影响曲线AB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丙图可表示艾滋病患者体内HIV的数量变化情况
D.丁图中,曲线BC段的生理效应是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减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温度可以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酶促反应的速率越低。A正确。在AB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吸收CO2的量也增加,即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因此限制因素应是光照强度。所以,B错误。艾滋病感染者在潜伏期HIV不增值,但这一时期过去后会迅速增值,并摧毁人的免疫系统。C正确。整个纵轴均表示促进生长,只不过BC段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因为超过了最适浓度。D正确。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识图能力。
本题比较容易。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的反射弧中,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结果是

A.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递
B.可使效应器发生反应
C.可使感受器产生兴奋
D.可使大脑产生感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是双向的,因此在传出神经纤维上某点兴奋时,可以将兴奋传至效应器,使之发生反应,故A错,B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所以传出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刺激后,不能将兴奋传至神经中枢,因此C、D均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奥运会期间,反兴奋剂的力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届,检测手段也更为先进。但高科技的力量却为服用者推波助澜,比如不容易检测出来的基因工程产品(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都可能诱惑一些运动员服用或使用。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C.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原
D.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调节血糖平衡时,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丘脑细胞不具有的作用是
A.形成渴觉,发出喝水的命令
B.合成并分泌某些激素
C.合成并分泌某些递质
D.感受某些刺激,形成冲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渴觉形成于大脑皮层。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分泌相应激素,但激素的分泌是胞吐过程,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