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B.尽管外界环境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oC
C.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无限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答案D。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相对的。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研究人员发现,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增大,突触后神经不易发生兴奋,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国为了防止在战争中敌方使用生物武器,对所有参战人员都接种了天花病毒疫苗,以提高特异性免疫能力。以下关于该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免疫属细胞免疫,无体液免疫
B.抗原可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C.只有形成记忆细胞,再遇到天花病毒时才能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D.效应B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对应病毒的免疫,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故A错。抗原可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也可以直接呈递给B细胞,故B正确。第一次特异性免疫部分B细胞和T细胞会增殖分化成为记忆细胞,遇到天花病毒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故C正确。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体内胰岛素不足而对糖代谢的影响是
A.肝糖原合成加强
B.血糖浓度升高
C.肝糖原合成减弱
D.血糖浓度升高
E.肝糖原合成加强
F.血糖浓度降低
G.肝糖原合成减弱
H.血糖浓度降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的浓度,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不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手缩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分泌,A错误;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反馈调节,所以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B错误;体温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调节途径可以为:“内外刺激→A→C→D”,C正确;人的手被针刺时,通过神经调节,使手缩回,即:“刺激→A→神经系统→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