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甲、乙、丙、丁四图分别与下列文字叙述相符合的的选项是

A.甲图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红细胞K+的吸收速度的影响
B.乙图中曲线A、B分别代表C4和C3植物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
C.丙图中,施用含该元素的肥料到a浓度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D.丁图中,若根向地侧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A,则根背地侧不可能为B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氧气浓度对其能量供应没有明显影响,即能量供应情况基本不变。K+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在能量供给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其吸收速率也基本不变。A项错。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对于CO2的固定能力更强,因此在CO2浓度较低的情况下,C4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C3植物。因此,乙图中应该是A为C3植物,B为C4植物。B项错。根据丙图,随着某矿质元素的浓度上升,浓度小于b时植物生长速度持续增大,b、c之间时生长速度维持稳定,浓度大于c时植物生长速度减小,生长受抑制。从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的角度考虑,当该元素浓度为b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C项错。植物根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生长素会向近地一侧运输,导致根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根背地侧的生长素浓度。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与磷脂形成有规则的重复结构
B.细胞膜是刚性的结构
C.磷脂形成双分子层,其极性头部对顶着
D.磷脂分子在膜中进行侧向滑动,膜蛋白质在膜中也是可以移动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CO2从某细胞的线粒体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共穿越过生物膜层数
A.5
B.6
C.7
D.8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从一个细胞的线粒体中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至少穿过6层膜(两层细胞膜、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故B正确。
考 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运输的方式和生物膜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细胞中能够在30%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动物的上皮细胞
B.人的红细胞
C.根尖分生区细胞
D.成熟的植物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没有细胞壁,C分生区细胞没有成熟液泡,所以都不能进行质壁分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科学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为减轻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能研制出“瘦素穿肠蛋白”的新产品来治疗肥胖,通过口服能进入人体血液,你推测这种药品穿过小肠上皮细胞最可能的方式为
A.渗透作用
B.主运运输
C.被动运输
D.内吞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瘦素穿肠蛋白”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为大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以胞吞(内吞)方式。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知识,意在考查知识的理解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