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绍兴腐乳独具特色,它采用优质黄豆作为原料,经严格筛选,再经浸泡、冲洗、磨煮、滤渣、点浆、压坯、划坯成型,然后将白坯放入竹笼内喷洒万分之二的毛霉菌种,在20℃左右的气温下,经5d左右的前期发酵,即可腌渍,加盐量为毛坯的30%,一层毛坯加一层盐,在室温20℃左右的情况下,经10d腌渍即成腌坯。正常腌坯色泽黄亮、坚硬、四角方整,由毛霉形成一层表皮,即可装入坛中,进行后期发酵。入坛时加入佐料即黄酒、红曲浆、酱籽及花椒等,用荷叶封口后堆叠,在25~30℃环境下,经5~6个月即可成熟。
请阅读以上材料并回答问题:
(1)请总结出腐乳的制作流程图: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______,通过发酵,使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加,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用盐腌制时,要注意控制盐的用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腐乳的风味和质量除了受盐的用量影响外,还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4)若你完成了腐乳制作,则可以从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评价腐乳的质量。
2、连线题 下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请据图完成问题: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___________。
(2)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______,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_______;试说明盐在泡菜制作中的作用:____________。
(3)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的加入。
(4)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
(5)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
(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简答题 下面是一则关于腐乳制作方法的传说故事,请你阅读后,讨论下面所提问题。
相传,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安徽省一进京举子王致和,京考未中,为了生存和准备下一次的考试,便做起了卖豆腐的生意。一天,他发现没卖出的豆腐长了白毛,深感苦恼,但又舍不得丢弃,便将豆腐装入坛内,撒土许多盐腌了,然后密封起来。他继续苦读,到了秋末他才想起此事。打开坛子,一股臭味散发出来,豆腐也变成了青色。他试着尝了一块,没想到“闻着臭,吃着香”。街坊邻居们品尝后也很爱吃。于是,王致和开始专营臭豆腐和酱豆腐的生意。
(1)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吗?
(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制起来?
(3)你能总结王致和做腐乳的方法吗?
(4)“闻着臭,吃着香”解释其原因。
4、选择题 利用果汁制作果醋的原理是
[? ]
A.醋酸菌将乙醇还原为醋酸
B.醋酸菌将乙醇氧化为醋酸
C.醋酸菌将乙醇分解为CO2、水和醋酸
D.醋酸菌直接将乙醇氧化为醋酸,不需其他中间转化过程
5、选择题 某同学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其正确的操作是
[? ]
A.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B.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C.向发酵装置持续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35℃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