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同学将与细菌有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①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②单个或少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大量繁殖,可形成菌落,这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③与细菌共生的病毒称为噬菌体 ④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⑤细菌具有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进行水解形成原生质体 ⑥细菌侵入人体后作为抗原可引起人体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 ]
A.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⑥
2、选择题 科学家将细菌中的抗青枯病基因转移到马铃薯叶肉细胞内,培育出了抗病马铃薯植株。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 ]
A.抗青枯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
B.用基因诊断技术可以检测该植株能抗青枯病
C.抗青枯病基因能在马铃薯块茎细胞中表达
D.人们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3、选择题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能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其原理是它能:
[? ]
A.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B.抑制害虫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配子的形成
C.杀死幼小害虫个体
D.诱杀害虫的雌性个体,减少排卵
4、选择题 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型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
C.甲是异养型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型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
5、连线题 (附加题)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能降解果胶使细胞壁破损。成熟的番茄果实中,PG合成显著增加,能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保鲜。利用基因工程减少PG基因的表达,可延长果实保质期。科学家将PG基因反向接到Ti质粒上,导入番茄细胞中,得到转基因番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获取PG的mRNA,可通过_______获取PG基因。重组质粒转移到大肠杆菌中的目的是______。
(2)用含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番茄原生质体后,可用含有______的培养基进行筛选,理由是______。之后,还需将其置于质量分数为25%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________现象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再生。
(3)由于导入的目的基因能转录出反义RNA,且能与_________互补结合,因此可抑制PG基因的正常表达。若________,则可确定转基因番茄培育成功。
(4)将转入反向链接PG基因的番茄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_技术;其中,愈伤组织经______形成完整植株,此过程除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向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