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B.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
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DNA的多样性
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正确。
B.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正确。
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原因是DNA的多样性;错误。
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
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
B.大量使用除草剂诱导杂草产生抗除草剂突变
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
D.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除草剂对杂草进行自然选择,使能抗除草剂的杂草大量繁殖,相应的抗除草剂基因频率增加,?D正确。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点评: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植物群体中基因型AA、aa个体分别占30%和20%,比较该群体自交与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的两个子代群体
A.纯合子比例相同
B.杂合子比例不同
C.基因频率不同
D.基因型频率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已知该植物群体中基因型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0%、20%,则Aa的基因频率是50%,A的基因频率=30%+50%×1/2=55%、a的基因频率=20%+50%×1/2=45%。(1)若该群体中的个体进行自交,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50%×1/4=42.5%、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50%×1/4=32.5%、Aa的基因型频率为50%×1/2=25%,则A的基因频率=42.5%+25%×1/2=55%,a的基因频率为45%。(2)若该群体中的个体之间进行自由交配,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55%×55%=30.25%、aa的基因型频率=45%×45%=20.25%、Aa的基因型频率=1—30.25%—20.25%=49.5%,所以A的基因频率=30.25%+49.5%×1/2=55%,a的基因频率=20.25%+49.5%×1/2=45%.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狼和兔子奔跑能力的提高是二者共同进化的结果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的进化
C.马和驴可交配生下骡,说明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分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大多数生殖隔离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地理隔离才能得到,但也可能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如多倍体育种(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小岛上有着丰富的牧草资源,人们在岛上放养了20000只小白兔,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小白兔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由于繁殖需要,人们从岛外又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小白兔放养到岛上,且所有小白兔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52%
C.48%
D.57%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VV基因型的个数为20000×15%=3000,Vv基因型的个数为20000×55%=11000,vv基因型的个数为20000×30%=6000,人们从岛外又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小白兔放养到岛上,这时VV基因型的个数为3000+2000=5000,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5000/22000+11000/22000×1/2= 48%。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