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
A.性状的改变与基因无关
B.性状能控制基因的表达
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性状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一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从题中所给的信息可知,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细胞中某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过程的模板相同
B.①、③过程的酶相同
C.②过程中遗传信息由mRNA流向tRNAa
D.③过程中的母链与子链反向平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过程①是转录,形成信使RNA,②是翻译形成蛋白质,③是复制,是形成子代DNA,DNA分子的两条链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间隔排列的两条反向平行主链所构成其基本骨架,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 :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衰老是人体结构、功能各方面的逐渐衰退,由细胞死亡、更新缓慢或停止所致
B.在细胞生长或分裂的特定阶段,某些基因开启,而其他基因关闭,使细胞朝着特定的方向分化
C.细胞的坏死和细胞凋亡对生物个体都是不利的
D.细胞的癌变是控制细胞正常生长和分裂的基因发生了改变,细胞变成分裂不受控制的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所以答案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32
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细菌内只要含有P的结构都能被标记,除了DNA外,还有细胞膜、核糖体等结构,因此A选项错误;子代噬菌体的DNA是利用亲代DNA为模板(未标记的噬菌体)利用细菌的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利用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由于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都被放射性物质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故B选项正确;根据DNA复制的过程可知,由于细菌的核苷酸有放射性,因此合成的所有DNA都有放射性,因此C选项错误;64个噬菌体,说明繁殖了6代,总共用了9个小时,说明繁殖一代需要的时间是1.5小时,故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现将基因型为Aa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的核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后将其置于含14N的原料上培养(只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种类及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依次为(不考虑交叉互换现象)
A.1、100%
B.1、50%
C.2、50%
D.2、10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在减数分裂的间期DNA进行复制,所以每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即每个DNA分子都含15N和14N。同时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所以基因型为Aa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种类及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依次为1、100%。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