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用15N 、32P、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再让其侵染无放射性的细菌,则一般可以在子代噬菌体的
A.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DNA中找到15N和32P
C.外壳中找到35S
D.DNA中找到15N、32P、35S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实验中P只能标记到DNA上,而S只能标记到蛋白质上,N则两者都可以。侵染过程中亲代噬菌体只提供DNA模板,其余所需酶和原料均来自细菌。因此,由于亲代噬菌体蛋白外壳未进入细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外壳都是利用细菌的无放射性氨基酸合成的,所以外壳中无35S;同时,亲代噬菌体DNA中含15N和32P,会在子代中出现。因此,答案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同位素标记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右图是从一种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细胞的染色体、纺锤体及赤道板
B.该图所示的细胞分裂时期过后,姐妹染色单体将会分开
C.该图所示的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
D.此时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8个DNA分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赤道板是不存在的结构,是对细胞中部的形象称呼,A错;该图为有丝分裂中期,所示的细胞分裂时期过后为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将会分开,B、C正确;此时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8个DNA分子,D正确。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以及理解有丝分裂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假设有一段mRNA上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G有25个,那么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区段中,“C+T”的个数以及该mRNA翻译成的蛋白质所需氨基酸的个数分别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A.60、20
B.80、40
C.40、20
D.40、3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下图可知DNA分子上的“C+T”的个数=信使RNA中的碱基总数。信使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该mRNA翻译成的蛋白质所需氨基酸的个数为60/3=20.

考点:本题考查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操作及结果正确的是
A.同时用含同位素35S、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含同位素 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经标记的大肠杆菌
C.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含 35S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沉淀物中
D.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含32P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所示曲线不能表达的是

A.处于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液泡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B.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C.光合作用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D.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含量的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泡的体积会逐渐减小,到一定程度不再发生变化,故A正确。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n次,杂合子的比例为1/2n,自交的代数越多,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越低,故B正确。CO2作为暗反应的原料,其浓度的改变通过影响暗反应进行影响光合作用,?当光照一定时,在CO2浓度较低的时候,增大CO2浓度可以增大光和速率,但CO2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受光反应提供原料的限制,再增大CO2浓度,光合作用速率不再改变,故C错误。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质壁分离、自交,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细胞衰老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