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数字顺序,下列各选项表示正确的是
A.葡萄糖、苏丹Ⅲ、斐林试剂、氢氧化钠
B.淀粉、苏丹Ⅳ、双缩脲、碘液
C.非还原糖、苏丹Ⅲ、碘液、硫酸铜
D.果糖、苏丹Ⅳ、双缩脲、碘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斐林试剂是用来鉴定还原性糖(例如果糖)的,呈砖红色沉淀;脂肪用苏丹Ⅲ鉴定呈橘黄色,用苏丹Ⅳ鉴定呈红色;蛋白质用双缩脲鉴定,呈紫色;淀粉用碘液鉴定,呈蓝色。D正确。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内有机物鉴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体内有机物鉴定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草履虫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A.高尔基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
D.内质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而草履虫没有叶绿体,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当蛋白质溶液的?pH?值与蛋白质等电点相同时,蛋白质的
A.溶解度最大
B.溶解度最小
C.溶解度与溶液 pH 无关
D.蛋白质变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蛋白质在溶液中有两性电离现象。假设某一溶液中含有一种蛋白质。当PI=PH时该蛋白质极性基团解离的正负离子数相等,净电荷为0,此时的该溶液的是PH值是该蛋白质的PI值。蛋白质所带净电荷越多,它的溶解度就越大。改变pH值可改变蛋白质的带电性质,因而就改变了蛋白质的溶解度。远离等电点处溶解度大,在等电点处溶解度小。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
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乙醇
C.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ATP
D.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无性生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用于鉴定CO,酸性重铬酸钾用于鉴定酒精,从装置中可以看出,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CO2,无氧呼吸产生乙醇,有氧呼吸不能产生乙醇。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有关生物膜系统的正确说法是
A.糖被与细胞的保护、识别、免疫和主动运输等有关
B.生长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将改变其结构,但不影响其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成分比例和结构相同,功能密切配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膜系统的有关内容。糖被与细胞的保护、识别、免疫等有关,而与主动运输无关,A错;生长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为胞吐,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正确;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将改变其结构,同时影响其选择透过性,因为结构决定功能,C错;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成分比例和结构不同,功能密切配合,D错。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