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膜上Na+-K+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ATP酶的活性
B.消耗1分子ATP向胞外泵出2钠离子,向胞内泵入2个钾离子
C.消耗1分子ATP向胞外泵出3个钠离子,向胞内泵入2个钾离子
D.Na+-K+泵在动物细胞膜上可形成离子通道,钠离子和钾离子可选择性地透过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Na+ -K+泵为膜内在蛋白4聚体,由两个a亚基和两个p亚基组成,a亚基具有ATP酶活性,能结合ATP并催化其分解为ADP和Pi,其中Pi结合到a亚基的天冬氨酸残基上,同时a亚基具有3个Na+和2个K+离子的结合位点。p亚基为调节亚基。消耗1分子ATP, 3个Na+被跨膜泵出细胞,2个K+被跨膜泵入细胞。该离子泵属于载体蛋白,它们不是离子通道蛋白。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为了研究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与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
B.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分解后转化合成的
C.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糖的含量
D.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的含量将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本题中,题目通过图示信息显示了在大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先增加,然后是稳定不变的;而总糖的含量是在不断的下降中的,与之相伴随的是蛋白质合量的增加,?
由此说明糖类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转化为蛋白质。糖类转化蛋白质是糖类呼吸作用产生的中间产物通过氨基转换作用转化为对应氨基酸的结果。种子萌发的条件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等,而A选项与图像无关。蛋白质的鉴定应用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为紫色,还原性糖用本尼迪特试剂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故C选项错误。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故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白细胞可吞噬整个病菌,这一事实说明了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白细胞吞噬病菌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考的实例,如白细胞吞噬病菌、受精作用、变形虫伸出伪足、分泌蛋白的分泌等。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细菌、青菜和小鼠的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细胞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内质网和核糖体
D.线粒体和叶绿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线粒体能把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叶绿体把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核糖体与能量转换无关,本题选D。
考点:细胞器的功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细胞器的功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