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过程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突触小泡与糖蛋白的结合
D.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赖于突触结构。兴奋时,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受体接受递质信号后,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主要是靠骨骼肌和肝脏产热
B.在炎热环境中只靠汗液蒸发带走热量
C.寒冷环境中形成冷觉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D.寒冷环境维持体温相关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胸腺激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寒冷环境中,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一方面引起机体散热减少,另一方面引起机体产热增加。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神经兴奋还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的分泌,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加。冷觉的形成是感受器将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形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C.肝细胞分泌的尿素先进入①,再进入④,经循环运输到肾脏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
E.①中的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细胞内液、④是淋巴。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④组成的;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不在体液①血浆中;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②进入①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故选D。
考点:本题结合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小明走路时右脚踩在钉子上,马上引起右腿收缩以避开损伤性刺激继续作用,而左腿迅速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下图表示这一复杂反射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同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反射活动中产生的递质只能有1种
B.当反射活动进行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C.该图中有7个神经元参与
D.右腿的弯曲和左腿的伸展发生的先后顺序是先右腿后左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同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反射活动中产生的递质可有几种,作用不同,A错误;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都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B正确;根据细胞体数目,该图中有7个神经元参与,C 正确;右腿的弯曲的反射弧突触数量比左腿的伸展的突触数量少1个,则右腿先弯曲,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及兴奋传导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如图)进行反射活动实验。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若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B.若刺激B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若剪断后刺激某点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称为反射
D.兴奋传导只能从C→
E.这种单向性是由突触的结构所决定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刺激A可看到左后肢收缩,刺激B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只有发射弧结构完整发生的才叫发射,答案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