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如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所测得的结果。据图分析:

(1)请写出控制本实验自变量的一种方法_________。
(2)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装置如何设计?______。
(3)实验测得,当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这是因为此时___________,当改用80W灯泡照射时,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_________。
(4)B点以后,限制茉莉花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
(5)图甲所示装置无法测得A点数据,除非将其中的NaHCO3溶液换为_____溶液,且将装置放在_______环境中。在A点,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
(6)茉莉花的生长需要浇水,但浇水过多易发生烂根现象。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用不同瓦数灯泡或改变灯与广口瓶的距离
(2)将装置中的茉莉花换成死花,其他设置与装置甲一样
(3)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 增多
(4)温度、CO2浓度
(5)NaOH? ?黑暗(或遮光)? ?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6)浇水过多,土壤缺氧,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有毒害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探究题 Mikael探究了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下:实验过程:他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他还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实验结果如下表,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说出该实验中的一种无关变量:___________。
(2)Mikael设计的探究实验在各种光照强度变化中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植株。这是一个好的设计吗?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Mikael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环境中,起到的__________作用。
(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C3化合物会____________,C5化合物会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5)Mikael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议: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光照强度? 温度(或开始时的CO2浓度或其它合理答案)
(2)不好? 不同株植物叶片数目虽相同,但叶面积等方面不一定相同
(3)对照
(4)上升? 下降
(5)增加若干实验组,使光照强度为普遍光照的100%及以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下图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1)若用装置A测量一定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下的植株的光合速率,装置A中的液体应为__________溶液。
(2)为了校正由于温度和外界气压变化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此时,装置B瓶内应如何设?________。
(3)用上述装置测定一定光照条件下,植株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验开始时,图中有色液体处于“O”的位置,两套装置建成静置2小时后,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甲图液柱高度差读数为160cm3,乙图高度差读数为40cm3,假定植株叶面积总数为300cm2,该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cm3dm-2h-1。
(4)若要利用上述装置来测定植株的呼吸速率,则应对装置作如何调整?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NaHCO3
(2)应放置与A中大小相同的同种死植株和等量的NaHCO3溶液
(3)10
(4)a.瓶中液体改放为NaOH溶液? b.对瓶进行遮光处理,其他条件不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点的叶肉细胞产生ATP与呼吸作用有关
B.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D.ab段实际光合速率大于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连线题 某小组以田间栽培的大豆开展了大豆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日变化关系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

(1)图中曲线1表示_____________;曲线2表示_______________。
(2)大豆叶片呼吸作用最强出现在__________;光合作用最强出现在___________。
(3)从图示看,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_______均表现为“午休”现象,此时,植物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态的数量较多,则此时叶绿体内C3和C5化合物哪个相对含量较高_____________。
(4)已知通过塑料薄膜覆盖能减弱午休现象,请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简单实验思路如下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豆叶片净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速率? 大豆叶片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速率
(2)11:00? 9:00
(3)13:00 ? C5
(4)取两块生长状况相似的大豆栽培田,一块田覆膜,另一块田不覆膜,检测植物净光合作用吸收CO2量(或植物实际光合作用吸收CO2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