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
B.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内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C.在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
D.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同时释放淋巴因子增强细胞免疫;靶细胞死亡后,只是暴露出抗原;效应T细胞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淋巴因子,而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穿孔素)的分泌过程中,起加工作用。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
B.2处的O2到达4内参与生理活动需要经过4层膜
C.3和5可以相互转变
D.直接调节3中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由题干可知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则3为血浆,4为组织细胞,5为组织液。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上,A错误。红细胞中的O2到达组织细胞并被利用需要经过红细胞膜,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共6层膜,B错误。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可以相互转化,C正确。直接调节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为下丘脑,D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事例能体现植物生长素两重性的是
A.植物的顶端优势,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
B.植物茎的向光性生长,植物茎的背地性生长
C.植物茎的背地性生长,植物的顶端优势
D.植物茎的向光性生长,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顶端优势是低浓度促进生长,根的向地性是高浓度抑制生长,茎的向光性、背地性均是高浓度促进生长,只有A符合要求。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微电流计连接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在神经纤维膜的表面(两极距离相等),并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已知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计中正电荷移动方面一致,则微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为

A.微电流计只往左偏转一次
B.微电流计只往右偏转一次
C.微电流计先往左偏转一次,再往右偏转一次
D.微电流计先往右偏转一次,再往左偏转一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为双向,兴奋部位动作电位为内正外负,未兴奋部位静息电位为内负外正。兴奋先传到左侧电极处,左侧为内正外负,右侧电极处为内负外正,正电荷从右传至左,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待兴奋传至右侧电极处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时,左侧电极处已恢复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正电荷从左传向右,指针向右偏转。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具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防御作用的特点
B.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淋巴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C.免疫球蛋白与某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的繁殖属于细胞免疫
D.切除幼鼠的胸腺,其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免疫球蛋白与某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的繁殖属于体液免疫。 T细胞不产生抗体,而是直接起作用。所以T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细胞免疫”。B细胞是通过产生抗体起作用。抗体存在于体液里,所以B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体液免疫”。大多数抗原物质在刺激B细胞形成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协助。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