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丘脑在人体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
B.因而能够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当血糖含量降低时
D.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
E.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F.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G.当血糖含量升高时
H.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
I.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G.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如果破坏下丘脑
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
这说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人体内激素主要有蛋白质类、氨基酸衍生物和固醇类,前两类激素的受体一般在膜外,固醇类激素的受体一般在膜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和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产热,如果发挥完作用后不灭活,那么体内可能会造成产热过多而影响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B错;激素调节机理是反馈调节,C正确;人体内激素主要有蛋白质类、氨基酸衍生物和固醇类,前两类激素分子量较大,不能进入细胞内,所以受体一般在膜外,固醇类激素是小分子物质,所以受体一般在膜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膜内负电荷增加,动作电位难以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脊髓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甘氨酸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某种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于钾离子外流造成的,A错误;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有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而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B错误;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不会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某种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失去对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因而可以引起肌肉持续兴奋而痉挛,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内的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树突→细胞体→轴突
C.神经调节过程不一定要经过反射弧
D.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较短,但范围较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神经递质是大分子,大分子进出细胞依靠内吞外排,所以A正确,在单个神经细胞上树突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可通过细胞体到轴突,神经调节要经过反射弧,作用时间短,范围小,BCD错。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C.饭后三小时,血液流经胰腺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明显升高
D.糖尿病人必须及时服用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糖调节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种方式;A正确。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使血糖含量降低;B正确。饭后三小时,血糖含量降低,此时升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C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失效;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知识的识记及理解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