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RNA 是遗传物质
D.DNA 是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实验过程及结论,为容易题。这两个关于遗传物质的实验均只能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因为绝大多数生物以DNA 为遗传物质,少数生物以RNA 为遗传物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若信使RNA只含有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并且它们的数量不同。该RNA分子中密码子的种类最多有
A.2种
B.6种
C.8种
D.9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两种碱基构成三个碱基的密码子共有2×2×2=8种。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部分图示,能表示该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A.③①⑤②④⑥
B.①⑤③⑥②④
C.③②④⑤①⑥
D.⑤①③②⑥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④表示配子,⑤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所以如图表示减数分裂的顺序是①⑤③⑥②④。
考点: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大量事实证明,萨顿发现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据此做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C.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即将基因和染色体进行对比,发现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即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由此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B.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19.3—21.3h、38.6—40.6h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h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一个细胞周期是从2 h 开始至21.3 h 结束,共用时21.3-2=19.3(h) ,但不能认为0~19.3 h 为一个细胞周期。蚕豆根尖细胞分裂间期所持续的时间是19.3-2=17.3(h),而分裂期时间为2 h。在0~2 h 这个时间段,蚕豆根尖细胞处于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 分子不处于解旋状态,因此 DNA 分子结构稳定性最高。基因重组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与细胞周期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