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所有的酶都具有专一性
D.酶可以在细胞外起催化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细胞内的蛋白质类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RNA类的的酶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所以A不正确。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只要活性没有失去,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起催化作用。
考点: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酶的概念、合成及功能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不产生气泡,乙产生气泡
B.甲产生气泡,乙不产生气泡
C.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不同
D.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中含有完整的线粒体,可利用丙酮酸溶液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乙中含有完整的叶绿体,可在光照下,利用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两种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在氧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C.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D.酵母菌停止发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在氧浓度为a时,酒精产生量为6,CO2的产生 量为15,对于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量和产生的CO2量一样,都是6,所以剩下的CO2量15-6=9都是有氧呼吸产生的,因此,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错,无氧呼吸CO2产生量为6,所耗葡萄糖为3,有氧呼吸CO2产生量为9,所耗葡萄糖为1.5,所以有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B正确,C 和D都错。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和识图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某含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0%;其中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有20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2004种
B.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1:2:3:4
C.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420个
D.该DNA分子在14N 的培养基连续复制2次,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则该DNA共含有200对碱基,则碱基的排列方式共有4n种(n代表碱基对数)=4200种,A项错;该DNA分子中,A+T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0%,得A+T=400×30%=12O个,进而推出G+C=400×(1-30%)=280个,又因为双链DNA分子中A=T,G=C,所以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B项错;该DNA分子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有12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n-1)×120=420个(n为复制次数),C项正确;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含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共产生4个双链DNA分子,其中含15N标记的的DNA分子有2个,占总数的50%,D项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的特点、复制及同位素标记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并能用数学方式描述生物学现象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面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生
B.过程②中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C.过程③发生在生物体的活细胞中
D.过程④为活跃的化学能全部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过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程④为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生物体内需要的能量可以是热能也可以是机械能,渗透能等,D错误。ABC的叙述均正确。本题选D。
考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中代谢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