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
B.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
C.K+通过原生质层
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渗透作用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细胞膜是半透膜,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内容。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渗透作用的概念。
(2)发生渗透作用的是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
(3)通过的是半透膜。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右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mmol/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但不可以是乳糖
B.曲线④表示在某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分钟时间内完全分解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
D.若曲线①②③麦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高于曲线②和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甲的反应可以表示1个二塘水解为2个相同的单糖,1分子麦芽糖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1分子乳糖水解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故A正确。据图乙分析,曲线④表示在某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分钟时间内,浓度从10mmol/L降到0,故B正确。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据图可知,曲线①②③反应速率依次下降,由于不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故无法判断3条曲线的温度,故C错。若曲线①②③麦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①②③生成物浓度达到最大所用时间依次延长,故反应速率依次下降,故酶浓度延长上升,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识图和曲线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构成DNA分子的碱基有4种,下列各种碱基数量比中,因生物种类不同而有区别的是
A.A+C / T+G
B.A+G / T+C
C.A+T / G+C
D.A / T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DNA中A=T、G=C,所以DNA中A+C / T+G=1,A+G / T+C=1,A/T=1。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刚蔫萎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
A.主动吸水
B.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清水属于低渗溶液,水分子会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菜叶细胞,所以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生需掌握物质跨膜的方式及实例。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自于线粒体内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慢肌纤维以有氧呼吸产生ATP功能,快肌纤维无线粒体以无氧呼吸供能为主,A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B正确;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C正确;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自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D正确。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知识的要点,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