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④为细胞免疫,A为淋巴因子;⑤为体液免疫,B为抗体
B.与B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f、g
D.病毒入侵人体时往往先通过⑤免疫,再通过④免疫,才能消灭抗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原直接刺激细胞c,可推断细胞c是B细胞,⑤是体液免疫,进一步推断: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细胞f是浆细胞, e、g是记忆细胞,A是淋巴因子,B是抗体,④是细胞免疫。细胞f是无识别抗原作用的,C项错误。
考点:免疫调节
点评:识记免疫调节的类型、过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性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器官移植中受体主要是对移植器官的组织细胞起免疫排斥,故属于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中其主要作用的是T淋巴细胞,故本题选B。A,C,D中涉及的造血干细胞、B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参与但不起主要作用,故本符合题意。
考点:细胞免疫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属于细胞免疫。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B.是各个器官、系统互相协调的结果
C.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呈现动态平衡
D.是通过人体正反馈调控实现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受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的调节;定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其中渗透压、酸碱度、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A、B、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通过人体负反馈调控实现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寒冷的时候,下列哪两种激素有协同作用
A.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寒冷的时候,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产热,表现为协同作用。肾上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都能促进血糖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都能促进人体生长。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没有关系。
考点:考查激素间的关系。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协同作用的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去除胸腺的小鼠,杀死所有淋巴细胞,重新输入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可恢复全部体液免疫功能
B.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去除胸腺的小鼠,杀死所有淋巴细胞,重新输入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可恢复全部体液免疫功能
C.乙肝疫苗接种需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已免疫的淋巴细胞
D.乙肝疫苗接种需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