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都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B.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没有对照
D.二者都诱发了DNA突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有一核酸分子,其碱基比例是(A+G)/(T+C)=1.5,试判断该核酸是
A.mRNA?
B.tRNA?
C.双链DNA?
D.单链D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为一种二倍体高等生物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分裂示意图。该二倍体高等生物的细胞核中染色单体数目最多为

A.6条
B.9条
C.12条
D.18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该细胞是由高等生物花药(即雄性配子)的有丝分裂图解,故根据图中染色体变化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条;花药是由二倍体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染色体数目是二倍体的一半,故可推出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6条;该二倍体生物经间期复制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故其细胞核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最多为12条;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每个细胞含标记的染色体个数为可能是0、1、2,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3、4
B.在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经过两次复制后产生8个DNA分子(其中4个DNA分子含有32P),分布在4个细胞中,A正确。在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形成的精子性染色体为XX或YY,与卵细胞X结合后,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X或XYY的后代。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产生的子细胞中含5条,是奇数条染色体,所以该细胞只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错。初级精母细胞(XY)减数第一次分裂是X与Y分离,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是X与X或Y与Y分离。,C正确。考点:本题花综合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宿主细胞,则细胞中的病毒具有
A.RNA甲和蛋白质乙
B.RNA甲和蛋白质甲
C.RNA乙和蛋白质甲
D.RNA乙和蛋白质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丙病毒中,RNA甲作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虽然有蛋白质乙,但是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病毒繁殖是以RNA甲为模板,所产生的蛋白质,也是和RNA甲配套的蛋白质甲。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