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索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肓。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 ]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侵染过程的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共同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D.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母链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选用了理想的实验材料——噬菌体以及理想的技术手段——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同位素标记法区分DNA和蛋白质,利用DNA和蛋白质中所元素的区别:DNA中的P多,蛋白质中P含量少;蛋白质中一般有S,而DNA中没有S。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T2噬菌体(被32P标记的主要是DNA,蛋白质也有被标记),这两组实验构成相互对照。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在噬菌体的亲子代之间,只有DNA有连续性,子代噬菌体的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外面,这可以通过分别用35S和32P标记时,放射性的分布差别来判断,由于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因此,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一切条件,除模板由亲代噬菌体提供,其余均由细菌提供。D项中,经复制n次后,含32P的有2个DNA,比例为2/2n=1/2n-1。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好选择调查何种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
[? ]
A.白化病;在周围熟悉的4到10个家系中调查
B.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青少年肤色;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可以引起小鼠的死亡
A.将有病毒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B.将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C.将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和无毒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D.将有毒S型细菌的DNA和无毒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R型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人的肤色正常(A)与白化(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色觉正常(B)与红绿色盲(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但这对夫妇的父亲均是色盲患者),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
A.AaXBY×AAXBXb
B.AaXbY×AaXBXb
C.AaXBY×AaXBXB
D.AaXBY×AaXBXb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