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表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③过程中[H]的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过程①、②、③、④、⑤都能产生ATP
C.②和④过程可发生在同一细胞中
D.病毒能进行③过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示①②分别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③④⑤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①和③过程中[H]的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A错误;过程①、③、④、⑤都能产生ATP,②过程消耗ATP,B错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可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C正确;呼吸作用过程只能在活细胞中进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
考点:本题考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如图是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的实验流程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A所用的酶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B.B是融合的原生质体,C是耐盐性状的幼芽
C.整个实验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D.若目的植株丢失1条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则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芽,以便获得可育的植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过程A去除细胞壁所用的酶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正确。
B.B是融合的原生质体,C是选择培养基选择出耐盐性状的幼芽;正确。
C.整个实验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全能性;错误。
D.若目的植株丢失1条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则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芽,使得染色体加倍,以便获得可育的植株;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下图中,有M、N、R、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N点开始,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C.光照强度为R时,植物光合作用实际利用CO2的量为x+|M|
D.当处于高CO2浓度条件时,突然把某植物从P条件移到Q条件,细胞内的C3含量暂时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N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P点前,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R时,总光合强度=净光合强度X+呼吸强度|M|,当P→Q,光照强度加强,光反应加快,产生更多的[H]和ATP,C3被还原加快,所以C3含量下降。故选C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可以用“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进行解释的生物学现象是
A.“高原反应”和 “不能用纯氧抢救煤气中毒的病人”
B.“人发高烧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和“人寒冷时,不由自主打寒战”
C.“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不再催化淀粉水解”和“胰岛素不能口服”
D.“沸水浸泡过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佳”和“低温保存的食物不易腐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高原反应”是由于机体缺氧,“不能用纯氧抢救煤气中毒的病人”是由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化学物质刺激呼吸中枢,A项错误;“人发高烧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能体现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但“人寒冷时,不由自主打寒战”是体温调节造成的,不能体现“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B项错误;“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不再催化淀粉水解”是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pH,但“胰岛素不能口服”是因为胰岛素能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不能体现“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C项错误;“沸水浸泡过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佳”是由于高温破坏了酶的结构,“低温保存的食物不易腐败”是由于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在低温条件下活性受到抑制,两个实例均能体现出“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特性,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真核生物某个基因的外显子共有脱氧核苷酸2?400个,那么在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的氨基酸个数为
A.200
B.400
C.600
D.80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外显子是基因中能编码蛋白质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的信息链上每三个相邻碱基决定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而一个密码子又控制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DNA是双链结构,RNA是单链结构,因此本题应是2 400÷2÷3=400个。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