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甲乙丙丁四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下列对曲线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甲图中,若B点时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B.乙图中,A点时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比B点时的高
C.丙图曲线表示肠麦芽糖酶对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时的催化特性
D.丁图中苹果贮藏室的氧气应调整到A点对应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图中C点的浓度比B点高,B点如果是茎背光侧浓度,则向光侧应为A点,不可能是C点,所以正确;乙图中,从A点使用农药,将不抗药的个体杀死了,所以B点的害虫的抗药性基因频率比A点的高;C项中肠麦芽糖酶只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酶具有专一性,而且酶的命名一般是以底物的名称来命名的;D项中,贮藏室的氧气应调整到B点,因为B点处呼吸强度最低。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基因型为AA、Aa、aa的一个种群后代,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这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增加,而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下降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现代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属于考纲分析推断层次。由题干信息中种群中生存能力是AA=Aa>aa,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长期的选择过程中,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增加,而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下降;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
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一个染色体组就是该生物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来说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基因突变,可遗传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具有不定向性,不同自然选择导致种群间基因库出现差异,是产生隔离的根本原因;一个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一个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可能属于几个染色体组。
考点:考查生物进化的有关内容。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生物进化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A.个体
B.种群
C.物种
D.群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A.任一海龟都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B.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海岛上的海龟没有发生进化
C.可以预测再过若干万年后该海岛上的海龟中一定能产生新物种
D.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64% ,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8/ 9。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种群基因库应该包括该种群中所有有生殖能力海龟所含的基因,A错误。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过程;只要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生物就发生了进化,B错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C错误。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0.2×0.8)/(1-0.64)="8/" 9,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