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B.实验中的甲、乙装置需要相同且适宜的温度
C.在相同时间内C、E瓶中浑浊程度相同
D.A瓶中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中CO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装置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装置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因此该实验可以证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实验中的甲、乙装置需要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是一组对照实验,单一变量是氧气浓度。A瓶中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中CO2。在相同时间内C、E瓶中浑浊程度不同,C瓶更浑浊。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分析合理的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一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进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因为③是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线粒体。②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青蛙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都有DNA的复制,而无丝分裂没有
B.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都有星射线将染色体DNA平均分向两极,而无丝分裂没有
C.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都有同源染色体,而无丝分裂没有
D.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都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分离等行为,而无丝分裂没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都有DNA的复制,都有同源染色体存在。无丝分裂不形成纺锤体,只有减数分裂有同源染色体配对、分离等行为。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细胞周期(cell cycle)可分为G1,S,G2,M等四期,科学家发现有一类蛋白质在细胞内的浓度,会随着每一次的细胞循环而起落,这类蛋白质称为“循环子”(cyclin),不同的循环子调节细胞进人不同的循环期。下图为有关循环子E(cyclin E)的实验,对照组的细胞只植入载体,实验组细胞则植入含循环子E(cyclin E)基因的载体;横坐标为荧光强度(代表DNA含量),纵坐标为细胞数目。 ?

由图中数据显示,循环子E(cyclin E)可促使细胞进入哪一期
A.G1→S
B.S→G2/M
C.G2/M→G1
D.S→G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不同的“循环子”能调节细胞进人不同的循环期。在有关循环子E(cyclin E)的实验,由于对照组的细胞只植入载体,所以G1期细胞数目占77%,S期细胞数目占15%,而实验组细胞植入含循环子E(cyclin E)基因的载体后, G1期细胞数目由占77%变为59%,S期细胞数目由占15%变为30%,所以循环子E可促使细胞由G1期进入S期。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B.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大量积累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下降
C.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D.向湖泊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引起鱼类死亡,鱼类尸体腐烂又加剧了湖中鱼类的死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如: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使之分泌减少;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大量积累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下降;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如:向湖泊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引起鱼类死亡,鱼类尸体腐烂又加剧了湖中鱼类的死亡。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反馈调节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