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过程中,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出现了定向的变异
B.普通野生稻的突变和重组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基因突变对普通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绝大多数是有利的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果蝇中,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108个个体),却有107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每个果蝇大约有多少个基因
A.0.5 ×104
B.1×104
C.2×104
D.4×10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突变基因数=突变率*种群中个体数*每个个体中基因数,所以每个果蝇中基因数=107/(10-5*108)=104。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都是不遗传的
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C.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是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的
D.如果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如果环境影响下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该变异可以遗传;突变的害和利是相对环境而言,若该变异适应环境,则为有利变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共同进化形成的;环境条件保持稳定,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等变异,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发生改变;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1993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头麋鹿,自由生活在保护区内,完全靠野生植物为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约为450头,目前已经超过800头,并形成了3个亚种群。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制约的迹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一直稳定不变
C.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物充足,因此没有环境阻力
D.由于出现生殖隔离,原来的一个麋鹿种群分化为三个亚种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确。
B.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上升,使得种群数量明显增加;错误。
C.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食物充足,但也有捕食者,存在环境阻力;错误。
D.由于出现地理隔离,原来的一个麋鹿种群分化为三个亚种群,但还没有生殖隔离;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右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C.图②表示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D.图③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①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还有染色体变异,A错误。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C错误。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错误。本题选B。
考点: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