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的数目比为1∶2∶2,那么,该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期是( )。
A.中期和后期
B.后期和末期
C.前期和末期
D.前期和中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的数目比为1∶2∶2,说明此时细胞内有姐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后期和末期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对细胞内ATP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B.ATP在细胞内储存量少,但能满足生理活动所需
C.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ATP可供本细胞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ATP分子含有三个磷酸基(含两个高能磷酸键)和一个腺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均可产生ATP,ATP在细胞内储存量少,通过与ADP相互转化,满足生理活动所需,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ATP用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蛋白质合成能量来自细胞呼吸,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是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细胞从a时刻开始培养在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则e阶段时细胞核中含3H的DNA占核内总DNA的50%
B.致癌因子发挥作用在b阶段时,会导致细胞癌变
C.c阶段细胞核内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为1:1
D.杂交育种中基因重组发生在d至e阶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时刻细胞核DNA还未开始复制,其利用3H标记的胸苷进行半保留复制,e阶段细胞核中的DNA中都有一条链被3H标记,A错误;致癌因子作用于DNA分子复制时期较容易导致细胞发生癌变,B正确;据图分析,c应为分裂前期及中期,此时期内细胞核内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为1:2,C错误;基因重组可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不可能处于e(DNA分子分已到两个细胞)阶段,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癌变等,意在考查学生对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变化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为一种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该种生物的细胞核中染色单体数目最多

A.8 条
B.12 条
C.16 条
D.24 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该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判断 , 该细胞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 染色体暂时加倍 , 与该生物体细胞数目相同。由此可见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8 条。 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等生殖细胞中 , 染色体数目为 4条。因为胚乳细胞是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结合成为受精的极核发育而成的。因此胚乳细胞中含有 12 条染色体。当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 ,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 24 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液体浓度为A,细胞液的浓度为B,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A.A>B;
B.B>A;
C.A=B;
D.不确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缺水而萎蔫时,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因此A>B。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