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B.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D.1分子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形成1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水解提供能量;正确。
B.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是第三阶段,需要消耗氧气;正确。
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少,转化迅速;错误。
D.1分子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形成1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乙物质的分子式为C57H11O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在生物体内被彻底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A.耗氧多,产生能量少
B.耗氧少,产生能量多
C.耗氧多,产生能量多
D.耗氧少,产生能量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可以看出,甲物质为二糖,而乙物质可能属于脂肪。因为脂肪的分子中CH两种元素的含量高于糖类,因此在彻底氧化分解时,消耗更多的氧气,同时释放更多的能量。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糖和脂肪的区别。
点评:脂肪的分子中CH两种元素的含量高于糖类,从分子结构中可以判断出甲为一种糖类,而乙为脂肪。故有题中所说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使细胞工程应运而生和快速发展
B.蛋白质工程通过直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达到预期的目的
C.早期胚胎移入受体后
D. 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容易受影响
E.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综合利用了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和癌细胞的特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使基因工程应运而生和快速发展;蛋白质工程通过直接改变基因的结构达到预期目的;移入受体的早期胚胎的遗传特性不会受到影响;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具有浆细胞和癌细胞的特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甲、乙、丙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与吸收的速率相对应的一组是(提示:在一定范围内,ATP的数量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增多):

A.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
B.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C.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D.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载体的数量、温度和氧气浓度等。理论上载体数量越多,吸收速率越快,所以曲线丙对应载体的数量;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酶的活性增加,植物吸收K+的速率增加,超过某一温度后,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从而使植物对K+的吸收速率下降,曲线乙对应的是温度变化;当氧气浓度为零时,细胞通过无氧呼吸释放能量供根细胞吸收K+,氧气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ATP数量达到饱和,根细胞吸收K+的速度达到最大,所以甲曲线对应氧气浓度;故选A。
考点: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了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双链DNA分子中,胸腺嘧啶占30﹪,则该DNA中鸟嘌呤所占比例是
A.20﹪
B.30﹪
C.50﹪
D.75﹪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DNA中不互补的碱基和占碱基总数的1/2,即G+T=1/2,所以G占20%。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