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番茄种子萌发后,置于完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对叶片进行观察,发现叶片甲中的K、P等矿质元素不断被运到叶片乙中。下列关于叶片甲和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矿质元素储备多,可将多余部分供给乙
B.甲的细胞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C.乙的细胞比甲更趋于衰老
D.叶片乙的生长速度小于叶片甲的生长速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K、P是可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它们由叶片甲向叶片乙中转移,说明叶片甲逐渐衰老,其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
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动物细胞培养?④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愈伤组织是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过程中形成的。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转基因植物的培育等植物细胞技术都是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成植株,所以都能形成愈伤组织。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工程。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工程中脱分化过程,即愈伤组织的形成,属于考纲中的了解层次。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表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消耗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
B.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反应强度不同
C.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D点之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只有光照强度和温度
D.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只需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即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甲图中B点表示净光合作用为0,即光合作用消耗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A正确;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温度条件下暗反应强度不同,B错;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D点之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和温度,C错;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了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应注意水分的供应、矿质元素的供应等,D错。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生物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一定导致生物的进化
③抗体、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一定都存在于内环境中?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动物体内的激素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
⑥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A.全部正确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全都不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蓝藻无叶绿体和线粒体,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有氧呼吸。生物基因型频率的变化经过自然选择后才有可能引起生物进化。血红蛋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但并不是所有的酶都是这个温度。动物体内激素本质有三种:蛋白质、氨基酸衍生物和固醇类。地理隔离不影响个体交配。
考点:生物进化
点评:识记生命活动及生物进化的细节知识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下图是含有某生物大部分基因的DNA分子复制的示意图(“·”表示复制起始位点,“→”表示复制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聚合酶参与此过程
B.此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C.此DNA分子来自叶肉细胞
D.此DNA分子一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A正确。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方式进行;B正确。由题干“下图是含有某生物大部分基因的DNA分子复制的示意图”,推知该DNA分子来自原核细胞,为拟核区域的环状DNA分子;C错误。由图示可知此DNA分子一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