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同学探究某植物发芽种子的细胞呼吸类型(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其实验结果和结论错误的是

A.若甲液滴左移,乙液滴不动,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B.若甲液滴不动,乙液滴右移,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C.若甲液滴左移,乙液滴右移,则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若甲液滴右移,乙液滴左移,则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生物呼吸时既能消耗O2又能产生CO2,前者可引起装置内气压下降,后者则引起装置内气压上升,为便于测定真实呼吸情况,往往只测定其中一种气体变化情况,为此测定中一组实验装置往往用NaOH溶液吸收呼吸掉产生的CO2,这样整个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只能是吸收O2所引起;另一组加蒸馏水,装置内的气压变化应由CO2和O2共同决定,通过两组装置进行对比,即可确定呼吸类型。若甲液滴左移,说明有氧气消耗,乙液滴不动,说明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即只进行有氧呼吸,A项正确;若甲液滴不动,说明没有氧气消耗,乙液滴右移,说明有二氧化碳的产生,则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B项正确;若甲液滴左移,说明有氧气消耗,说明有有氧呼吸,乙液滴右移,说明消耗的氧气小于释放的二氧化碳,此时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C项正确,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类型的测定,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关于ATP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的是腺嘌呤
B.ATP分子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
C.T表示胸腺嘧啶,因而ATP的结构与核苷酸很相似
D.ATP的合成与分解不需要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TP中A代表腺苷,T代表3,P代表磷酸,其合成与分解需要酶的作用。答案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对煮过和没煮过的马铃薯片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在马铃薯片X上出现泡沫,在马铃薯片Y上没有出现泡沫,以下正确的解释
A.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
B.因为植物中含有酶
C.促使过氧化氢分解
D.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活
E.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
F.因为过氧化氢分解马铃薯片中的酶
G.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
H.因为在没有煮过的马铃薯片上的酶能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
I.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
G.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淀粉分解成单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马铃薯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所以产生气泡;马铃薯片Y是煮过的,高温条件下酶失去活性;故选A。
考点: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点评:本题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技术中,一般来说不属于细胞工程范围的是
A.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基因芯片的应用
D.细胞核移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细胞工程中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及克隆技术, C选项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均来自有氧呼吸
B.光合作用14CO2中的14C首先经C3、C5再到(CH2O)
C.两过程产生的[H]是同一种物质且去路相同
D.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互为逆过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正确;光合作用14CO2中的14C的转移路径为14CO2→C3→(CH2O),B错误;光合作用的[H]来自于水的光解,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呼吸作用的[H]来自于葡萄糖和水中的氢,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生成水,C错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反应的场所和条件都不相同,并且强度不同,不属于互逆过程,D错误。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