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
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连线题 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h、36h、48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mo1/L盐酸溶液中5~8min。
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⑤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mo1/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炭酸-品红试剂是一种________性染料。
(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①.质量分数为________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
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图为一位同学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缓慢移动装片、发现理想视野后换用高倍镜
(3)碱
(4)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
(5)①.0.01%
②.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24h,再在清水中培养36h
(6)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个细胞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由大到小,紫色变深
C.利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叶绿体色素
D.在叶绿体色素分离的实验中,扩散得最慢的是叶绿素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时期核糖体的功能开始减弱
B.b时期有DNA聚合酶的参与
C.c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1:1
D.d时期细胞内始终含有2个染色体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教材在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告诉我们“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是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活跃期”,某三名同学对此提出质疑:“一天中是否真的是这一阶段细胞分裂最为活跃”。进而他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



(1)方法步骤:洋葱根尖的培养:11月18日开始取洋葱若干进行培养。取材:从11月21日凌晨至22日凌晨共24小时,每隔3小时用剪刀剪取洋葱根尖2~3mm。
(2)制作装片首先是解离:将剪取的根尖放在解离液中,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再经过________等步骤制成装片。
(3)观察、读数、记录与整理数据:首先,能在显微镜下辨别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图像,请判断图1中②③⑤所示的细胞处于什么时期?________________。然后,记录和整理数据,见上表。如果将实验结果转换成折线图,以________为纵坐标能为实验提供直观的证据,请在图2中作出该折线图。
(4)分析及讨论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有丝分裂最活跃的时间________(是/不是)与书中的观点相符合。据此,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实验老师提出了建议:我们地区在每天的________这段时间取材为最佳。
参考答案:(2)使根尖细胞相互分离? 漂洗、染色、制片(顺序不能颠倒)
(3)分裂前期、分裂后期和分裂末期? 分裂期细胞的平均比例?

(4)是? 12:00~15:0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