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题  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恒温水浴锅。探究哺乳动物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是否具有专一性,请分析回答:

(1)实验设计:下表中“+”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请分析:
①.验证蔗糖酶具有专一性,可选用的试管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
②.验证淀粉酶具有专一性,可选用的试管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单一变量原则,无法形成对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四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甲、乙、丙、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1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砖红色沉淀的颜色比37℃时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 
C.经过突变的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导致物种的形成 
 
	        3、选择题  对于一个处于地理隔离下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时,其最根本的潜在危险是
[? ]
A.有害基因的频率增加
B.丧失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C.将会进一步导致生殖隔离
D.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加剧
 
	        4、选择题  采用DNA分子杂交方法,比较人与其他生物的差异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与黑猩猩的DNA分子杂交,形成的杂合双链最多 
B.人与黑猩猩的DNA分子杂交,形成的游离单链最多 
C.人与猕猴的DNA分子杂交,形成的杂合双链较少 
D.人与酵母菌的DNA分子杂交,形成的游离单链较少 
 
	        5、选择题  森林中一株大树死亡,倒在地上,有些菌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以及蚂蚁等动物以这株朽木为生。依靠这株朽木为生的上述各种生物组成一个
[? ]
A.种群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生物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