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代谢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营养物质必须经过内环境,才能被身体各细胞获得
B.人体代谢的终产物都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
C.人体生活所需的蛋白质不能全部由糖类、脂肪等转变而来
D.等量的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比在体外燃烧放出的能量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体代谢的终产物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但如CO2则主要是通过肺。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动物体细胞厌氧呼吸能将葡萄糖转化成小分子有机物
B.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菌,是因为S型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
C.光合作用中NADP+与NADPH之间的相互转化,只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D.人体内血糖和非糖物质之间可相互转化,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动物体细胞厌氧呼吸能将葡萄糖转化成小分子有机物乙醇或乳酸,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菌,是因为S型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光合作用中NADP+与NADPH之间的相互转化,只发生在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人体内血糖和非糖物质之间可相互转化,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某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若环境因素突然由a点变为c点,则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如何变化;若环境因素突然由c点变为b点,则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又将如何变化

A.升高升高
B.降低、基本一致
C.降低、升高
D.升高、基本一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由a点变为c点,CO2浓度增强,CO2的固定增加,C3的含量升高;由c点变为b点,光照强度增加,C3的还原增加,则形成的C5含量升高;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过程促融剂常用聚乙二醇,不可用灭活的病毒
B.②过程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都能产生抗HCG抗体
C.③过程中利用了DNA分子杂交的原理
D.④过程中培养液中需要添加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细胞融合可以有物理、化学方法也可用来活的病毒,②过程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有的能产生抗HCG抗体有的不能,③筛选是能产生单一抗HCG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要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所以D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流程图及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在U型管的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 (分子量是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水溶液(红色), 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A.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
B.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
C.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红色
D.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水分子能够透过半透膜进行扩散,这种扩散是渗透作用,图中单位体积清水中水分子比单位体积细胞色素c水溶液的水分子多,在单位时间内,由b侧向a侧通过的水分子多于a侧向b侧通过的水分子数,因此a侧液面就会逐渐上升,直到a侧与b侧之间水分子达到平衡为止。而a侧含有蛋白质分子的红色溶液,由于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到达b侧,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的结果是:a侧液面高于b侧液面,a侧为红色,而b侧为无色。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