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B.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D.上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中,肾小管、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大脑皮层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错误。
B.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正确。
C.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使得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错误。
D.上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中,肾小管、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皮肤还可以是感受器;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初进高原,空气稀薄,人体内氧气含量少,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人体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其中NaHCO3与乳酸反应,导致乳酸含量减少,同时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人体内氧气含量增加,进行有氧呼吸,不产生乳酸。
考点:考查血液pH稳态的调节。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人体血液pH相对稳定的机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的排出特点为不吃不排,所以即使没有Na+的摄取,对机体也不会产生影响
B.血钾含量升高可以直接作用于肾上腺,增加醛固酮的分泌量
C.大出血往往会导致低渗性脱水(失盐多于失水),患者的临床表现出尿量减少且不口渴
D.下丘脑的某一区域在接受兴奋刺激后,可以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来维持血糖平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Na+的不吃不排指的是尿液中几乎没有Na+;低渗性脱水导致尿量增加;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量的是下丘脑的不同区域。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稳态理化性质的是
A.温度
B.酶
C.pH值
D.渗透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体液调节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B.体液调节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主要形式
C.肾脏不是内分泌器官,其病变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不大
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参与协调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根据对稳态的最新认识稳态不但需要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还需要免疫调节。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