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为了测定某种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最适pH,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配制适宜的培养基,分别装到锥形瓶中,用缓冲液分别调pH为4.0、4.5、5.0、5.5、6.0,并分别标号为Ⅰ、Ⅱ、Ⅲ、Ⅳ、Ⅴ。
②将每瓶培养基等量分别装到5支试管中,加棉塞并包扎成5捆。
③将试管放到1个大烧杯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10min灭菌,待温度冷却到50℃,将试管搁置斜面。
④在无菌条件下,往5组试管中接种等量的菌种。
⑤25℃~28℃恒温箱中培养24h。
⑥测定每支试管中培养基的质量,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
(1)上述步骤中有5处明显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若按改正后的实验步骤,请将预测的结果用曲线图表示走势。
参考答案:(1)①中缓冲液调的pH范围不对。多数细菌的最适pH在6.5~7.5之间,所以应将缓冲液分别调pH为6.0、6.5、7.0、7.5、8.0。
②中试管包扎成捆后没有做标记,这样就分不清培养基的不同。应该在每捆试管外贴上注明pH的标签。
③中培养基灭茵的方法不对。培养基应在100kPa、121℃的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15min~30min。
⑤中培养温度和时间不对,细茵应在30℃~37℃条件下培养1d~2d。
⑥中不应测培养基的质量,应测微生物的数目或菌体的质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 ]
A.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B.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
C.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D.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6,取平均值23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 ]
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现有两个品种的番茄,一种是高茎红果(DDRR),另一种是矮茎黄果(ddrr)。将上述两个品种的番茄进行杂交,得到F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用较快的速度获取纯合矮茎红果植株,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
(2)将F1进行自交得到F2,获得的矮茎红果番茄群体中,R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亲本杂交获得的F1在幼苗时期就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得到的植株与原品种是否为同一物种?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亲本杂交产生F1的过程中,D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所有配子都能成活,则F1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单倍体育种
(2)66.7%
(3)不是同一物种,与原品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杂交后产生的后代是不育的
(4)高茎和矮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选做题)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和_______。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和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参考答案:(1)原油? ?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干热灭菌? ?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