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活化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B.无机催化剂、水浴加热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效果更显著
2、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酶是活细胞内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C.酶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
D.过酸、过碱的外界条件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3、连线题 以下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依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相对于达尔文的学说而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遗传变异的研究已经由性状水平深入到了_____________水平。
(2)请填写图中①、④所表示的内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物种形成的基本过程,用文字归纳为三个基本环节,即: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_____________。
(4)假设某植物种群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且调查得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为aa的个体占10%。若该植物进行自由随机交配,问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频率占_________;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频率
占__________。
4、连线题 下图是水稻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变化的一部分曲线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两图可知,在35℃时,水稻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是___________的。
(2)A图中__________℃时,催化效率为0,此时酶的活性__________。在A图中画出0℃-35℃的催化效率曲线。
(3)在B图中画出100℃-35℃的催化效率曲线。之所以这样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题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等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略。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