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2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11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脱氧核苷酸数目和鸟嘌呤数目分别为
A.4000个和900个
B.4000个和1800个
C.8000个和1800个
D.4000个和3600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每个碱基对应一个脱氧核苷酸,不配对碱基之和的比值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染色体增加的原因是
A.DNA的复制
B.染色单体的分离
C.染色单体的分裂
D.染色单体的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细胞分裂期以前通过复制产生的两个DNA分子通过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因此染色体数目不会因为DNA的复制而增加。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在纺锤丝的牵引下一分为二,导致原来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两条染色单体各自形成新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这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开始时增加了一倍。在染色体加倍的过程中没有出现DNA的断裂过程,因此染色单体的分开过程用“分离”比用“分裂” 描述更加准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一般来说,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有(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细胞膜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题时,要对题干的关键字词非常敏感,本题中尤其是要对“动物”、“细胞结构”非常敏感。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合成有关的蛋白质,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细胞膜在末期内陷使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高尔基体则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A.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B.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想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占大部分比例,此时的细胞观察不到染色体,只能看到细胞核,A错误;比罗红用于染RNA,不用于染染色体,B错误;染色后的细胞已被杀死,不能看到细胞板扩展,C错误;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细胞凋亡是由特定基因引发的编程性细胞死亡,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不会发生
A.DNA的复制
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细胞结构的改变
D.细胞的代谢改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凋亡是由特定基因引发的编程性细胞死亡,此时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即没有DNA复制过程,故A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凋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