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内容,对图中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若a点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b、c两点一定为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
B.乙图中若a、c两点所产生的葡萄糖总量相等,则a一两点的呼吸强度为a大于e
C.丙图中a点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b点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
D.丁图中影响a、b两点和a、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限制因素分别是能量和载体数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的照射,使得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得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得慢,则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在a、c两点之间;A错误。据图分析,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代表净光合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代表呼吸作用量,则光合作用强度为a大于c;B错误。图乙中,曲线上每一点具有抗药性的害虫个体,但其所占百分比是C>B>A;C错误。丁图中影响a、b两点都是吸收NO3-,区别在于a点氧气浓度低于b,则限制因素是能量,a、c两点的氧气浓度相同,吸收量不同的限制因素是载体数量;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物进化、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形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生长,使植物增高
B.具有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不生长
C.在农业生产上,2
D.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高浓度时促进杂草生长
E.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植物体内,能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是
A.吲哚丁酸
B.α-萘乙酸
C.乙烯利
D.赤霉素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植物体内,能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是植物激素,属于植物激素的是吲哚丁酸和赤霉素,而α-萘乙酸和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只发育着的幼果,虫蛀后不再生长,主要原因是虫蛀食了
A.子房壁
B.受精极核
C.幼嫩种子
D.受精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幼嫩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果实不生长说明没有产生生长素所以虫蛀食了幼嫩的种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燕麦幼苗作实验材料,在黑暗环境中进行以下实验:将被切下来的胚芽鞘顶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和B,紧贴在胚芽鞘顶端C的切面上。几小时后,将琼脂块取下,分别放在已切去顶芽的胚芽鞘D及胚根E上(已知胚根比胚芽对生长素的浓度更敏感)。实验装置如图。经几小时后,胚芽鞘D、胚根E的生长方向分别为?

A.向左弯曲,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
C.不弯曲,向左弯曲
D.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生长素受重力的作用向下运输,故琼脂块B侧比琼脂块A侧含生长素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