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分液漏斗的活塞要均匀地涂上一层润滑脂,顶塞不能涂润滑脂,并还要进一步检测顶塞与活塞是否漏气,其主要目的是防止
[? ]
A.水分的散失
B.芳香油的挥发
C.细菌的感染
D.杂质的渗入
2、选择题 通过配制特殊的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下列哪项操作最终不能达到分离出相应微生物的目的
[? ]
A.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可从多种细菌中分离得到自生固氮菌,如圆褐固氮菌
B.在缺乏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上可从多种细菌中分离得到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
C.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从混杂的酵母菌和霉菌等真菌中分离得到酵母菌
D.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可从多种细菌中分离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3、选择题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种育种方法叫做杂交育种
B.过程④必须使用诱变剂
C.这种方法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4、选择题 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
[? ]
A.葡萄糖在培养基中越多越好
B.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只需无机氮
C.尿素在培养基中越少越好
D.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的尿素为化合态氮
5、综合题 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括号处,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__试剂,摇匀后,进行________处理,并观察实验现象。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
(6)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号试管。
(7)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红黄色,但深浅不同。
(8)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
(9)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_____________。
(10)从解决当前世界能源问题的角度分析,请解释开发这种纤维素酶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